为了让铜产业链相关企业负责人更好地了解黄石铜产业发展状况,对黄石的铜冶炼、精深加工及 PCB 产业集群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,进一步加强铜产业链企业的交流与合作,让企业间面对面沟通对话,有效推进上下游供需对接,长江有色金属网拟于2023年12月6日-8日举行2023湖北省黄石市铜产业参观考察对接活动,通过为期两天的实地参观考察交流,了解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,把握行业脉搏,寻求市场新机会,获得更多的商机。
2022年,黄石市铜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近千亿元,电解铜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、低氧光亮铜杆30万吨、铜板带9万吨、铜箔3000吨、铜线110KM。现铜产业集群有规模以上企业36户,形成了大冶有色、中铜华中铜业、晟祥铜业等上游企业,湖北航天电缆、大江环科等中游企业,下游诺德锂电、欣兴电子、沪士电子、宏和电子、定颖电子、台光电子、星河电路、上达电子、宏广电子、广合科技等众多PCB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,并获批有环保资质的电镀园。
铜冶炼规模居全国前列
铜产业是黄石市重点特色支柱产业。近年来,黄石市大力实施“立足产业优势,做足铜文章”发展战略,着力打造千亿级“华中铜谷”,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。
2022年,黄石市阴极铜产量48.25万吨,铜产业实现产值524.69亿,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8.5%。今年1-9月份,黄石市阴极铜产量46.6万吨,铜产业实现产值约500亿,约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.4%。后期,随着弘盛铜业全面达产,黄石市将成为国内第三个铜冶炼规模达到100万吨/年的地级市。
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突出
目前,黄石市铜精深加工产业链共有规上企业190余家,已形成矿山采选、冶炼、加工、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的产业链。特别是大冶有色、华中铜业、晟祥铜业等央企龙头引领作用突出,成为产业发展的坚实力量。
其中,大冶有色年阴极铜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第5,预计到“十四五”末,阴极铜产量将达到100万吨,营业收入将超千亿;华中铜业高精度压延铜箔厚度达到6微米,居国内顶尖水平,生产处理方式实现了从光箔到处理箔的转变,创造了国内压延铜箔最薄记录,达到国内顶尖水平;晟祥铜业是全省制造业百强企业,拥有年生产30万吨铜杆、4万吨铜线能力,单体产能在国内位于第一梯队。
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
近年来,黄石坚定发展高端铜加工产业,延伸铜加工产业链,坚持一手抓改造升级,一手抓拓展延伸,推动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,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。
如大冶有色投资87亿元建设弘盛铜业40万吨高纯阴极铜清洁生产项目,预计今年阴极铜将实现34万吨,产值将达到240亿元。同时投入18亿元实施大冶有色冶炼厂改造环保升级和绿色矿山数字化矿山建设,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;引进总投资120亿元的诺德锂电铜箔及铜基材生产基地项目,项目达产后,将形成可年产10万吨高端锂电铜箔及5G高频高速电路板用铜箔、20万吨铜基材,年营业收入约300亿元,填补了黄石锂电铜箔、电子电路铜箔产业的空白,目前一期项目已经投产。黄石现已成为全国铜箔品种最全的城市。
全产业“链态”基本形成
近年来,黄石坚持抓住铜、延伸铜,按照全产业链思维,探索加快涉铜产业改造升级和产业链延伸的有效途径,全力推进涉铜产业迈向中高端。
已初步形成了从铜开采、电解铜到铜杆、铜线、电线电缆、漆包线和电解铜到锂电铜箔、电子电路铜箔、压延铜箔、覆铜板、电子信息产品的两条完整产业链,具备了在未来从横向和纵向延伸发展铜产业链的发展基础。
“双链制”助推产业发展
按照全市“双链”制有关要求,结合产业发展实际,在全市10条产业链中,率先谋划出台《黄石市铜精深加工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》,制定了《黄石市铜精深加工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工作评价方法(试行)》。
同时,根据产业链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,进一步完善细化“五图”、“三库”、“两清单”,明确产业发展方向、重点和任务。完善招商项目库,将招商任务清单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,支持鼓励各县市区搭建委托招商平台,拜访联系国内行业协会。组建链长制工作专班,建立健全工作机制,强化协同配合,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,搭建银企对接平台,筹建湖北省铜业协会,目前已完成向省民政厅提交协会名称预核准工作;成立支持大冶有色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,全力以赴为企业排忧解难。(源于:长江有色金属网)